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含义是
A.统治
B.施展谋略
C.立法
D.执行法律
2.《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它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柏拉图
3.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工农联盟
C.议会
D.人民代表大会
4.欧洲早期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是
A.罗马形式
B.德意志形式
C.雅典形式
D.暴力形式
5.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公社制
C.君主制
D.苏维埃制
6.比较典型的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是
A.美国
B.欧盟
C.法国
D.英国
7.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是
A.《国家与革命》
B.《共产党宣言》
C.《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D.《资本论》
8.代表总统制下的两党制模式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新加坡
C.美国
D.英国
9.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是
A.英雄人物
B.领导者
C.公民
D.历史和人民
10.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追逐利润
B.工人阶级领导
C.资产阶级的统治
D.无产者的出现
11.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机构建设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分权制衡
C.分封制
D.等级制
12.实行以立法至上为特点的“混合权力体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3.16世纪的法国,以国家主权的归属来区分政体的思想家是
A.博丹
B.洛克
C.孟德斯鸠
D.卢梭
14.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阶级分析
B.女权主义
C.历史主义
D.行为主义
15.关于政治的解释,认为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的人是
A.毛泽东
B.列宁
C.邓小平
D.孙中山
16.在劳动并不发展的原始时代,主要支配人类社会制度的是
A.善恶
B.血缘关系
C.利益
D.公共权力
17.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A.教育公平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建设
D.生态文明
18.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
A.共和制
B.民主制
C.依法治国
D.从严治党
19.特别行政区制度设立的前提与核心是
A.一个国家
B.一种制度
C.统一文化
D.多党合作
20.协调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交往关系的法律依据是
A.基本法
B.宪法
C.刑法
D.国际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根据政治文化的价值理念的特点,可将政治文化分为
A.传统政治文化
B.理想型政治文化
C.现代政治文化
D.现实型政治文化
E.参与性政治文化
2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包括
A.立法权
B.执行权
C.决定权
D.任免权
E.监督权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是
A.富强
B.爱国
C.敬业
D.诚信
E.友善
24.政党的功能是
A.争取和影响群众
B.整合和集中阶级意志
C.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D.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
E.培养政治骨干
25.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内涵是
A.相互尊重
B.公平正义
C.零和博弈
D.合作
E.共赢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政治社会化
27.国际政治格局
28.政党制度
29.内部职能
30.政治革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
32.简述国家的作用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
33.简述国家机构设置的影响因素。
34.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35.简述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
36.如何理解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38.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材料一: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公开表示,愿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从此,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事、共同参加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有了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为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中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有了明确的宪法依据。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先后制定了《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多党合作制度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世界格局在变,发展格局在变,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应该……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因此,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中国“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39.(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三,谈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绝密★启用前
2023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学概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 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A 2 .B 3 .A 4 .C 5 .D 6 .C 7 .B 8 .C 9 .D 10 .C
11 .A 12 .B 13 .A 14 .D 15 .D 16 .B 17 .B 18 .C 19 .A 20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 .BD 22 .ACDE 23 .BCDE 24 .ABDE 25 .AB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6 .政治社会化:是人从“自然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学习和参 与社会政治实践获得相关政治知识和行为规范,认识自身的政治角色、地位和责任, 形成独特的政治人格与行为特征的过程。(2 分)
27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世界主要矛盾的主导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 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2 分)
28.政党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或在政治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规范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或 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制度。(2 分)
29 .内部职能:主要任务是控制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谋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 步。(2分)
30.政治革命:是指一定的阶级或集团通过阶级斗争,以暴力或和平方式推翻旧的反动 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从而实现社会形态和政治形态质的变化 的一种政治行动。(2 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31.(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 分)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1 分)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1 分)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1分)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 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1 分)
32.(1)所谓缓和并非对各个阶级的不偏不倚,而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的缓和。
(2)秩序的实质是维护那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剥削制度和阶级统治,是统治阶级根 本利益的集中表现。
(3)这个秩序不仅不允许被统治阶级破坏,也不允许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或统治集 团破坏。这就表明国家代表谁的利益,是哪个阶级的国家了。
33 .(1)国体的制约。(2) 国家统治方式制约。(3) 社会与国情因素制约。 (每点 2 分,满分 5 分)
34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 则。(2分)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他一切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 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1分)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1 分)
(4)实行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原则。(1 分)
35 .民族问题是指由民族差别、民族矛盾和民族对立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1 分)
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民族问题解决的好, 可以成为社 会进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 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社会动荡、民族分 裂、国家危机。因此,民族问题与社会政治总问题的核心即国家政权问题。(2 分)
(1)从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权的依赖性看,解决民族问题不能离开当时的政治总问 题。(1分)
(2)从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来看,民族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政权是 否稳定的大问题。(1 分)
36 .(1)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2)政治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3)常态下的政治发展必须以政治稳定为前提。
(4)在两者的辩证关系中,政治发展往往是决定性的。
(5)政治稳定必须通过不断的政治发展来实现,没有政治发展,就难以实现政治稳定。 (每点 1 分,满分 5 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37 .
第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第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提高公民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 第四,深入开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第五,深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38.第一,坚持党对政治发展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最大优 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过程中, 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增强“四个意识 ”。(2 分)
第二,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 分)
第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 面,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 分)
第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 分)
第五,坚持从中国国情与实际出发。(1 分)
第六,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1 分)
第七,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 局中推进政治发展。(1分)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39.(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2 分) 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前提和基础。(1 分)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根本利益相一致,有共同的奋斗目标。(1 分) 政治协商是中国政党制度的核心内容。(1分)
宪法和法律是我国各政党活动的基本准则。(1 分)
(2)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3 分) 中国共产党是人类进步事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1分)
江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