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 试卷
(课程代码0026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来的,请将其选出。
1.某县人民政府依法享有()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军事权
D.司法权
【答案】B
【解析】行政权是有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参考教材P46
【考点】行政权
2.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公民
B.法人
C.行政机关
D.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答案】D
【解析】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参考教材P56
【考点】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3.下列属于行政机关的是()
A.某市人大常委会
B.某市政协
C.某市人民政府
D.某市监察委
【答案】C
【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又称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即狭义上的人民政府,是指国家根据其统治的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以及相应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指挥和监督的国家机关。参考教材P82
【考点】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
4.下列属于行使行政司法权的是()
A.某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B.某行政机关命令下级部门执行命令
C.某行政机关颁布规定
D.某行政机关强制扣押货物
【答案】A
【解析】行政司法权是一个复合概念,是指行政主体作为某项纠纷的第三人,对当事人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仲裁、裁决和复议的权力。换言之,行政调解权、行政仲裁权、行政裁决权和行政复议权总称为行政司法权。参考教材P77
【考点】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5.下列属于公务员的是()
A.某公司董事长
B.中国农业银行行长
C.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D.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答案】C
【解析】我国《公务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参考教材P96
【考点】公务员
6.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某市公安局购买零星办公用品
B.某市公安局对张某行政拘留
C.某市气象局发布气象预报
D.某市统计局发布统计数字
【答案】B
【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参考教材P109
【考点】行政行为的概念
7.下列关于行政行为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仅对行政相对人产生法律效力
B.仅对行政机关产生法律效力
C.对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产生法律上的效力
D.对其他机关产生执行力
【答案】C
【解析】行政行为成立便对相对人和行政主体等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参考教材P113
【考点】行政行为的效力
8.根据《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
A.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B.不适当的行政规章
C.不适当的地方政府规章
D.国务院的规定
【答案】A
【解析】根据《立法法》第88条第2项、第5项、第7项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规章;授权机关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参考教材P139
【考点】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9.行政许可的主体是()
A.公民
B.社会组织
C.企业法人
D.特定主体
【答案】D
【解析】行政许可的主体为特定主体。参考教材P149
【考点】行政许可的概念
10.下列属于对身份的行政确认的是()
A.颁发居民身份证
B.颁发驾驶执照
C.颁发营业执照
D.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答案】A
【解析】对身份的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对相对人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的确认。如颁发居民身份证、学历和学位证书、烈军属和优抚对象的证明,等等。参考教材P160
【考点】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分类
11.下列关于行政征收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征收是有偿的
B.行政征收是法定的
C.行政征收是不可诉的
D.行政征收不具有强制性
【答案】B
【解析】行政征收的特征包括:(1)法定性;(2)强制性;(3)无偿性。参考教材P167
【考点】行政征收的特征
12.下列具有行政拘留决定权的机关是()
A.某市环境保护部门
B.某市人民检察院
C.某市公安局
D.某市教育局
【答案】C
【解析】行政拘留也称治安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依法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按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拘留的决定由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作出。参考教材P176
【考点】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形式——行政拘留
13.公安机关对某公民行政拘留。该行政处罚()
A.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
B.只能适用普通程序
C.只能适用特别程序
D.只能适用简易程序
【答案】B
【解析】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又称普通程序,是行政处罚中的一个基本程序,它具有内容最完善、适用最广泛的特点。参考教材P184
【考点】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
14.吊销许可证属于()
A.声誉罚
B.行为罚
C.财产罚
D.人身罚
【答案】B
【解析】行为罚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和执照、科以相对人某种作为义务等。参考教材P177
【考点】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形式
15.行政违法相对人多次实施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
A.应当从重处罚
B.可以从轻处罚
C.应当从轻处罚
D.可以从重处罚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违法相对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处罚:①违法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②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③两人以上合伙实施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④多次实施违法行为,屡教不改;⑤妨碍执法人员查处其违法行为的;⑥隐匿、销毁违法证据的;⑦胁迫、诱骗他人或教唆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的;⑧对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⑨在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非常情况下实施违法的;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参考教材P182
【考点】从重处罚
16.某县人民政府发布本地投资环境报告,该行为属于()
A.行政执法行为
B.行政指导行为
C.行政裁决行为
D.行政命令行为
【答案】B
【解析】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参考教材P204
【考点】行政指导的概念
17.下列属于行政效率原则保障制度的是()
A.专家论证制度
B.回避制度
C.合议制度
D.时效制度
【答案】D
【解析】时效、时限的制度及简易程序的适用是为了保障效率原则的实现。参考教材P228
【考点】效率原则的保障制度
18.依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若执法人员与当斯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执法人员()
A.应当回避
B.可以不用回避
C.是否回避由当事人决定
D.若当事人不申请不用回避
【答案】A
【解析】我国《行政处罚法》第37条明确规定,在行政机关调查或者进行检查取证时,“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第3款)。参考教材P224
【考点】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
19.行政违法的后果是()
A.承担刑事责任
B.承担民事责任
C.不承担法律责任
D.承担行政责任
【答案】D
【解析】行政违法的法律后果是承担行政责任。参考教材P232
【考点】行政违法的特征
20.行政复议的第三人()
A.只能是行政机关
B.可以主动参加复议
C.享有与申请人不同的复议权利
D.只能由复议机关通知参加复议
【答案】B
【解析】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复议。参考教材P259
【考点】行政复议第三人
21.行政处分适用的对象是()
A.行政相对人
B.行政机关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司法机关
【答案】C
【解析】行政处分是公务员承担违法行政责任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违法失职的公务员给予的惩戒措施。参考教材P248
【考点】公务员的行政责任的具体形式
22.下列关于行政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责任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B.行政责任是刑法上的法律责任
C.行政责任不具有强制性
D.行政责任是违反民事法律所引起的责任
【答案】A
【解析】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1)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2)行政责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引起的法律后果;(3)行政责任是行政法上的法律责任。参考教材P238-239
【考点】行政责任的特征
23.下列情形应由王某的法定代理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是()
A.王某死亡
B.王某从事特殊工作
C.王某不能缴纳鉴定费
D.王某超过70周岁
【答案】A
【解析】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主体变更而导致行政复议法律关系变更的情况包括:(1)复议机关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2)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法定代理人申请复议;(3)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复议;(4)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机关被撤销,改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继续参与复议。参考教材P260
【考点】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变更
24.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机关是()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
【答案】B
【解析】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参考教材P271
【考点】司法审查的概念
25.某保洁公司诉某城管部门没收其保洁工具,该案属于()
A.民事案件
B.刑事案件
C.行政案件
D.治安案件
【答案】C
【解析】参考教材P282
【考点】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
26.行政诉讼管辖权解决的问题是()
A.原告的资格问题
B.被告的资格问题
C.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问题
D.判决的执行问题
【答案】C
【解析】司法审查的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主要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三种。参考教材P283
【考点】司法审查的管辖
27.在行政诉讼中具有起诉权的只能是()
A.证人
B.被告
C.原告和被告
D.原告
【答案】D
【解析】规定可以起诉的,才能行使起诉权,否则不得行使。参考教材P288
【考点】原告
28.下列不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侵犯人身自由权行为的是()
A.违法拘留
B.违法使用武器、警械
C.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D.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
【答案】B
【解析】《国家赔偿法》第3条规定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1)违法拘留。(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3)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参考教材P315-316
【考点】侵犯人身权的行为
29.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国家()
A.不承担赔偿责任
B.应承担赔偿责任
C.根据情况确定国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D.上述说法均错误
【答案】A
【解析】依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主要有:(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受害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包括:不可抗力、第三人过错、受害人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参考教材P318
【考点】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30.依据《国家赔偿法》规定,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应当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A.5倍
B.10倍
C.15倍
D.20倍
【答案】A
【解析】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参考教材P327
【考点】行政赔偿的计算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行政强制措施包括()
A.强制带离现场、盘问
B.约束、扣留
C.使用警械、武器
D.强制检疫、强制治疗
E.行政拘留
【答案】ABCD
【解析】行政强制措施主要有下述形式:(1)强制带离现场、盘问;(2)约束、扣留;(3)使用警械、武器;(4)强制检疫、强制治疗。参考教材P189
【考点】行政强制行为的种类
32.下列关于行政委托合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委托的行政机关必须具有合法的委托权限
B.接受委托者必须具备从事某项行政活动能力
C.受委托者必须在委托权限内实施行政行为
D.委托附有一定条件,受托者必须在附加条件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实施行政行为
E.委托附有一定期限,受托者必须在委托的有效期限内实施行政行为
【答案】ABCDE
【解析】参考教材P122
【考点】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委托合法
33.下列属于抚恤金的是()
A.特定牺牲人员家属的抚恤金
B.特定病故人员家属的抚恤金
C.烈军属生活补助费
D.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
E.退伍军人安置费
【答案】ABCDE
【解析】抚恤金,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行政给付形式。一般包括对特定牺牲、病故人员的家属的抚恤金、残疾抚恤金以及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退伍军人安置费等。参考教材P148
【考点】行政给付的形式
34.下列关于第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提起的主体不同
B.审判的对象不同
C.提起的理由不同
D.提起的期限不同
E.审理的法院不同
【答案】ABCDE
【解析】与第二审程序相比较,两者的职能和目的都是为了审查、纠正判决和裁定的错误,对法院的审批活动实行监督。但两者之间又有许多区别:(1)提起的主体不同;(2)审理的对象不同;(3)提起的理由不同;(4)提起的期限不同;(5)审理的法院不同。参考教材P304
【考点】审批监督程序
35.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A.因受害人自己行为导致损害发生的
B.不可抗力
C.第三人过错
D.受害人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
E.公务员超越职权的行为
【答案】ABCD
【解析】依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主要有:(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受害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包括:不可抗力、第三人过错、受害人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参考教材P318
【考点】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行政行为公定力
【答案】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者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
【解析】参考教材P113
【考点】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
37.免予处罚
【答案】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考虑有法定的特殊情况的存在,对本应处罚的违法行为人免除其处罚。
【解析】参考教材P181
【考点】免予处罚
38.审判监督程序
【答案】指有审判监督权或法律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确有错误,依法决定由有关人民法院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
【解析】参考教材P304
【考点】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39.行政诉讼必要的共同诉讼
【答案】指两个以上的原告或被告,因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必须一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共同诉讼。
【解析】参考教材P290
【考点】共同诉讼人
40.行政责任
【答案】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义务而引起的,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即行政违法以及部分行政不当所引起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解析】参考教材P238
【考点】行政责任的概念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简述行政立法的原则。
【答案】(1)依法立法原则。
(2)民主立法原则。
(3)科学立法原则。
【解析】参考教材P135
【考点】行政立法的原则
42.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案】(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称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最终机制。
【解析】参考教材P56
【考点】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43.简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答案】(1)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2)海关处理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4)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解析】参考教材P284
【考点】级别管辖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44.试述相对人参与原则的保障制度。
【答案】相对人参与原则是指行政相对人在程序上有了解并被告知有关自己权益的行政行为的权利。相对人参与原则一般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得以贯彻和实现:
(1)表明身份的制度。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要通过一定方式向行政相对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包括配有明显标志或者出示证件,以便行政相对人判断其是否拥有相应的权限,是否有必要予以服从。这种制度是程序公正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相对人参与的一个先决条件。
(2)公开、告知和说明理由制度。行政过程不公开,容易导致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违法或者不当的现象发生,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侵害,公共利益同样将受到威胁。如果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不知晓,依然难以保证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如果行政相对人对申辩、听证、复议、诉讼等权利不了解,或不懂如何运用这些权利,同样难以达到公正目的。因此,公开制度、告知相关权利制度,以及作出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行为时的说明理由制度,成为相对人参与原则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要的制度保障。
(3)陈述、申辩程序、听证程序和调查程序。行政主体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必须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工作。行政相对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对于某些重大或者疑难案件,行政相对人有权要求听证。
(4)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行政相对人享有知道为保护自己的权益如何采取救济途径的权利,行政主体负有告知行政相对人寻求救济途径的义务。
【解析】参考教材P227-228
【考点】相对人参与原则的保障制度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 2020年4月25日,某市民向A市B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其在网络平台“某团”上购买的位于A市B区甲公司销售的“酸辣蕨根粉”属于超范围经营。B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上述投诉线索,对甲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制作“现场笔录”。经现场检查确认,甲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包括“冷食类食品制售,限蔬果拼盘”。调查发现甲公司从2020年4月8日开始在“某团”网上订餐平台上销售凉菜(酸辣蕨根粉),售价为人民币19元,共计销售1份,优惠折扣后实际收入为人民币14.38元。2020年6月2日,B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甲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甲公司通过网络超过许可的经营项目范围从事食品经营的违法行为,违反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第三十八条、《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决定给予甲公司没收违法所得14.38元,罚款30 000元。
问题:(1)若甲公司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谁?请说明理由。(5分)
(2)若甲公司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该案的一审人民法院是谁?请说明理由。(5分)
【答案】(1)复议机关是A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或B区人民政府。
依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一审法院是B区人民法院。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解析】参考教材P251、283
【考点】行政复议、级别管辖
46. 位于某省甲市A县的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已开工建设,但处于停工未投产状态,无环保手续。A县环境保护局认为该项目建设前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通过环保部门审批,方可进行建设,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存在违反未批先建环境违法行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A县环境保护局决定对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处以如下行政处罚:一是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二是处以该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显示评估总价值2%罚款,共计3 000 000元。
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对该处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发现本案被告提供的调查、询问笔录及现场检查笔录内容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不能认定被告对本案当事人进行了调查询问及现场勘察,认定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违法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
问题:(1)A县环境保护局对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前,应当告知其享什么权利?请说明理由。(4分)
(2)依据《行政诉论法》规它,由是对该复可以作出什么样的判决?请说明理由。
【答案】(1)应告知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请听证的权利。依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2)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撤销判决。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①主要证据不足的;②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③违反法定程序的;④超越职权的;⑤滥用职权的;⑥明显不当的。
本案中法院经过审理发现本案被告提供的调查、询问笔录及现场检查笔录内容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不能认定被告对本案当事人进行了调查询问及现场勘察。认定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违法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因此依据法律规定,可以作出撤销判决。
【解析】参考教材P174、306
【考点】行政处罚、司法审查判决的种类
江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