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根据行政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可将行政分为(A)
A.羁束行政和裁量行政
B.经济调节型行政和市场监管型行政
C.干预行政和给付行政
D.社会管理型行政和公共服务型行政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是(B)
A.行政法规
B.法学著作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
3.当行政机关从事民事活动时,其身份为(A )
A.机关法人
B.营利法人
C.行政主体
D.非法人组织
4.调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之间职务关系的法律是(D
A.《行政处罚法》
B.《教师法》
C.《国家赔偿法》
D.《公务员法》
5.行政相对人依法了解和获取行政信息的权利,属于(A)
A.知情权
B.批评权
C.参与权
D.建议权
6.某县民政局向困难群众张某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行为,属于(C)
A.行政许可
B.行政奖励
C.行政给付
D.行政教济
7.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表述,正确的是(D)
A.行政许可是依职权行政行为
B.行政许可是负担行政行为
C.行政许可是非要式行政行为
D.行政许可是外部行政行为
8.下列选项中,有权制定部门规章的是(C)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公安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向市民发布节假日合理规划出行提示的行为,属于(B)
A.行政命令
B.行政指导
C.行政许可
D.行政强制
10.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组织法赋予的立法权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属于(A)
A.职权立法
B.授权立法
C.执行性立法
D.创制性立法
11.下列选项中,可以设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是(A)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
D.地方性法规
12.行政机关对于拒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当事人,依法采取有关强制手段,迫使其履行义务的行为属于(B)
A.行政强制措施
B.行政强制执行
C.行政履约
D.行政处罚
13.行政征收的结果是相对人的财产所有权转移给国家,体现了行政征收的(A)
A.处分性
B.强制性
C.法定性
D.非对价性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协议的是(C)
A.政府签订的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
B.政府签订的矿业权出让协议
C.政府签订的劳动人事协议
D.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的买卖协议
15.下列关于行政确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行政确认是对既存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的审查认定
B.行政确认可以创设新的行政法律关系
C.行政确认既不具有赋权性,也不具有限权性
D.部分行政确认有时被行政许可和行政裁决所吸收
16.下列关于行政调解的表述,正确的是(B)
A.行政调解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B.行政调解遵循自愿原则
C.行政调解的对象是行政争议
D.行政调解具有法律效力
17.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是(D)
A.行政机关的后勤管理信息
B.行政机关的内部工作流程
C.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磋商信函
D.行政机关的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18.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入作出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依法处理的期限是(C)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19.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C)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征用决定不服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
C.对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不服
D.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
20.行政赔偿的责任主体是(B)
A.行政机关
B.国家
C.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D.人民法院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补偿方式的是(C )
A现金补偿
B.实物补偿
C.精神补偿
D.有价证券补偿
2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D)
A.国家行为
B.行政指导行为
C.刑事司法行为
D.行政许可案件
2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登记立案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D)
A.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先予立案
B.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请示审判委员会是否立案
C.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并在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D.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24.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D)
A.某县县长
B.某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C.受委托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D.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25.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B)
A.不能变更为普通程序
B.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C.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审结
D. 发回重审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 行政相对人
答: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方当事人,(2分)即权益受到行政主体所作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组织。(3分)
27.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答: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经作出,除自始无效外,即获得有效性推定,(2分)在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撤销之前,要求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对其给予承认、尊重和服从,并不得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其无视、否定或抵抗的法律效力。(3分)
28. 行政奖励
答: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行政目标,(2分)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人民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或者模范地遵纪守法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物质、精神或者其他权益的奖励的行政行为。(3分)
29. 行政裁决
答: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2分)居中裁决当事人之间特定民事纠纷的行政行为。(3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0.简述比例原则的三个子原则。
答:
1. 适合性原则(或妥当性原则、适当性原则),行政机关所采取的行政手段能够实现正当的行政目的。(2分)
2. 必要性原则(或最小伤害原则),行政手段对私人权益的干预不能超出实现行政目的所必要的限度。(3分)
3. 均衡性原则(或相称性原则、狭义比例原则),行政手段与其所欲实现的目的之间,应当存在对称、均衡的关系。(3分)
31.简述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特征。
答:
1. 限权性,行政强制措施不具有处分性,是对相对人权利的限制而不是剥夺。(3分)
2. 暂时性,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暂时性控制,一旦实施条件消失,就应解除行政强制措施。(2分)
3. 可复原性,一旦行政强制措施被撤销或实施完毕,相对人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将恢复原状态。(3分)
32. 简述《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答:
1. 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2分)
2. 解决行政争议;(2分)
3.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分)
4.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2分)
四、论述题:本题 15 分
33.试述行政法治监督的种类及监督内容。
答:
1.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即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组成人员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等实施的监督。(3分)
2. 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即国家监察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3分)
3.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国家行政审判权、检察权,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等实施的监督。(3分)
4.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的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3分)
5. 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其他监督,主要指政治监督和社会监督。(3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34.2023年12月21日,王某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称其在某水果店多次购买的“哥伦比亚燕窝果”产地标注为海南,认为水果店欺诈消费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1月5日立案调查,查明涉案商品系燕窝果,产地为海南;认定水果店以“哥伦比亚燕窝果”的标签销售产自海南的燕窝果,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构成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官传。2024年3月5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处罚告知书,拟对水果店处以2万元罚款并吊销其营业执照。水果店收到告知书后提交书面意见,辩称“哥伦比亚燕窝”系水果名称,是我国引进的水果新品种,主要种植地是海南、广东一带,水果店本身没有任何违法行为,不应受到处罚,并要求听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收了书面意见,但拒绝组织听证。2024年3月18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水果店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水果店当场缴纳2万元罚款,并吊销其营业执照。水果店老板李某不服处罚决定,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发生拉扯推操,后报警,县公安局当日以阻碍执行职务为由对李某作出行政拘留五天的处罚。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拒绝组织听证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不合法。(2分)吊销营业执照属于应当组织听证的情形。(3分)
(2)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水果店当场收缴罚款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不合法。(2分)罚款2万元的处罚决定,不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当场收缴罚款的范围。(3分)
(3) 李某对县公安局作出的行政拘密决定不服,应当在何时向何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答:李某应当自2024年3月18日起六个月内,(3分)向该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分)
江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